不知道女朋友們有沒有聽說「斜槓青年」這個名詞了呢!
先來介紹一下,這是一個翻譯名詞,「斜槓」是英文的「Slash」,用符號表示的時候長這樣:「/」。更早之前,有「無邊界職涯」的觀念慢慢發展,到了近期,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瑪希˙愛波赫在她的著作提出,有一群人因為不只從事單一工作,自我介紹時會在不同職業身分之間打上「/」作為區隔,瑪希˙愛波赫就用斜槓幫他們取了一個名字。於是,「斜槓青年」就成了這個族群的代名詞囉!
好的,「斜槓青年」主要的族群特色,是以多重收入、多重職業建立生活,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同時擁有不同領域的能力,同時為不同組織、單位服務,這種生活和只有單一職業的人相較之下比較有安排時間的彈性。過去在工業時代,我們用人們從事的職業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,比如說,小時候寫作文「我的志願」,我們學習要立志長大成為某個職業的人,一路上可能選組、選系,觀察特長,想像我們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,而那件事情將會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。可是,當「斜槓青年」數量增加,漸漸地我們會發現,有不同以往的人生價值觀正在形成。
《斜槓青年》這本書的作者Susan Kuang本身就是一個「斜槓生活」的實踐者!這本書,並不只是把進行「斜槓生活」的方法告訴你,更要把這種心態上的無邊界──「人生沒有必須或一定,人生有無限的可能」的觀念整理出來,希望帶給大家不用自我設限的勇氣。
其實不同時代的人類本來就會用不同的方式生活~就像爸爸媽媽也無法想像我們現在用網路連結彼此,容易對我們熟悉的語言和互動模式感到不可思議。誕生在這個時間點,身為大學生會不斷需要面對人生的選擇題,希望男朋友本月選書,可以一點提供抵抗或面對現實的時候,相當實用的意見。
以下是特助幫大家挑選出來三個不算太暴雷的《斜槓青年》重點:
1. 知識結構決定你的生活
很多人對「知識」的看法還停留在讀書考試,一聽到「吸收知識」就會感覺到壓力和負面~大致上,過去對知識的觀念偏重在專業領域知識的吸收。擁有專業知識的確幫助我們參與社會分工,是我們立足社會必備。但是《斜槓青年》的作者想要提醒我們,「知識怎麼影響我們」。
知識不是只有透過書本或課堂得到,也不一定可以測驗的出來,甚至無法區分出科目。所以,通才教育的知識吸收,例如:理解內心的感情的知識,理解人類生存環境的知識,理解社會和文化對我們怎麼產生影響的知識……則可以讓我們理解事物的規律,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。這些資訊經過我們統合,會構成我們的世界觀,決定我們怎麼看待人生的目的,以及對身邊人事物的評斷。知識讓我們作出解釋,影響決策和行為,所以我們怎麼看待它、汲取它,就決定我們的人生。
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,就要先吸收怎麼過那種生活的知識,而這也會反過來影響實際建立生活的過程。在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,不能小覷知識的影響。Susan Kuang在書中有點出:「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」、「有強大自控力」、「擁有一項或多項才華和技能」這三項成為斜槓青年的基本條件。對於想要嘗試不同可能的人,怎麼知道要的什麼、怎麼挑選和培養技能、為什麼可以排除誘惑或者不被動搖,推論到底,都是知識的力量吧!
2.理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
迷惘是否已成為你生活的常態了呢?
為了能夠應對這個世界過多的選擇,Susan Kuang分享她對於容易引起迷惘的世界採取最關鍵的措施:刻意培養理性的思考和行動。人類畢竟是生物,我們體內會有基因想透過我們複製和傳播,我們的大腦也有進化過程中累積的生存本能作業系統,它會讓我們盡量透過從眾來規避損失、忽略與我們觀點不一致的資訊~所以,透過學習理性,才能擁有自主目標。分成兩個部份:
一,審視:設定合理目標、基於目標和採取適當行動、堅持合理證據支持信念。
二,判斷:透過邏輯思維和足夠知識,確定我們的信念與真實世界的一致程度。
只有這樣,才能掌握人生,並且由自己來決定幸福的程度!
3.放棄只是試錯過程的一個選擇
每一段經歷和想要建立的項目,都以可能以失敗告終。對別人來說,可能是你「不堅持」了很多次,然而只要你還有力量探索下一個領域,你確定自己的核心目標(例如作者的核心目標是「幫助更多人實踐個人成長」),那麼,現實環境給的挫折,就會變成「試錯」的回饋。「堅持」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過去的時代中不斷被強化,其實能夠判斷何時、如何放棄,同樣是智慧的體現。比起堅持,更符合這個時代的能力可能是「變化」,不斷面對、抓住改變,要和時代並肩而行。
最後又是藍特助的murmur時間~
算起來,在男朋友上班是特助進入社會之後的第二份正職工作,在這之前,特助其實也是過著斜槓生活呢!同時在咖啡館上班,開設小班教學的手繪日記畫畫課,在學校兼課當國文老師,假日會變成閱讀寫作課的家教老師~偶爾會和朋友參與劇場或即興音樂演出,剩下的時間自己創作為現代詩譜曲的音樂作品,閱讀文學理論、寫部落格,或是接案製作海報、DM,也會自己想主題撰寫小誌(ZINE)。
當然,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用這樣的方式生活~在讀研究所前,一路順順地升學,打工也都在校內擔任助教,期間鑽研學術,幾乎沒有離開學校。過去校園生活裡面有趣的部份,主要是透過社團參與,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。最後出社會之前,我沒有按照學經歷給自己一個社會評分標準再去投入職場,反而是透過當初各路朋友,輾轉一起做我們想做但沒辦法很確切說出目標的事情。這當中當然也有來自家人和自己的壓力,到現在也還是必須每天檢查自己的內心!生存是階段性目標,生涯是一個完整的歷程,你有沒有讓自己有機會可以思考,到底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呢?
希望大家有機會看完這本書可以到賴@上跟我分享心得!特助專欄下次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