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記得,當我第一次聽到身邊朋友談論一個知名品牌是如何開發保養品時,悵然了好幾分鐘
保養品的開發,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談
第一個,是在開發前,訂出售價、然後回推成本結構
第二個,是在開發後,打樣、試用、上市
今天我們先談第一個
我當初在開發產品時,想得很簡單。假設,我一條洗面乳想要賣390,那我就先把原料的成本抓起來,剩下的,就是瓶子、盒子、充填等等其餘的成本(屬於固定成本)。所以,當我預估好原料成本後,就會先用這樣的預算下去請工廠打樣,當然~自己心中一定會有一個上下的range,不要超過原本預估的10%之類的。當原料已經確定是多少錢之後,在來想辦法從其他的固定成本中省錢。
例如,盒子印刷不要太多色、瓶器不用太奢華、貼紙就自己黏省工錢等等,盡量在能夠負荷的情況下,不去提高原本的售價,讓產品能夠順利產出。
原本我以為,大家都是這樣在做保養品,直到那天與朋友的一場飯局,我才知道原來”大部分”的品牌,都不是這樣搞的。(這裡強調大部分的原因,是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台灣有良心的牌子還是很多的)
我朋友說,他們會先訂出一個”定價”,然後再將定價砍半為”售價”,為什麼是砍半?因為他們要很常做買一送一,所以回推,要用五折後的售價而不是原價(盲點一:那用原價買的人是?)
再來,他們用一樣的方式,把固定成本先抓出來,在從固定成本中,先把瓶子、盒子這些所謂的包材價格先扣掉,讓外表是在他們滿意的程度後(盲點二:外表比較重要?),最後剩下的錢,再拿去做內料。
姑且不論剩下的錢是不是夠做出好內料,光是這樣的順序就夠令我傻眼,到底保養品是賣瓶子還是賣內料?到底為什麼要硬把價格開高,再用打到骨折讓人引起撿到便宜的幻覺來銷售?那用六折、七折、八折買到的人,是傻子嗎?
我不只一次對那些常常在跳樓拍賣、流血出清、折數下殺的品牌嗤之以鼻,即使我知道還是很多人執著於那個”折數”,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你不過就是大廠的甕中鱉,想的跟做的,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雖然,總是能從堆積如山的爛蘋果中,碰巧挑出幾粒甜的,但你為何,不一開始就買好蘋果呢?
——–下集待續